信用中国
登录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内容详情

媒体关注 │ 中国财经报、浙江在线等媒体报道农担体系跨省合作助力“地瓜经济”现场会

匿名|2023-07-0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6月28-30日,由国家农担公司主办,浙江省农担公司、台州市财政局承办的农业信贷担保落实“地瓜经济”支持跨区域协作发展现场会在浙江台州成功举行。活动受到中国财经报、浙江在线等媒体关注报道。

中国财经报:《农担体系跨省合作助力“地瓜经济”——全国农业信贷担保落实“地瓜经济”支持跨区域协作发展现场会在浙江台州召开


浙江在线:《“活水”追着“藤蔓”走——

全国农担体系跨省谈合作 助推“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破题农业跨省发展






浙江在线视频报道

中国财经报

农担体系跨省合作助力“地瓜经济”——全国农业信贷担保落实“地瓜经济”支持跨区域协作发展现场会在浙江台州召开

(滑动查看报道)


本报讯 记者陈映其 通讯员梁亚洲 江晨茜 滕婧报道 近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落实“地瓜经济”支持跨区域协作发展现场会在浙江省台州市召开。北京、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13家农担公司共同发布《农业信贷担保支持现代化农业“地瓜经济”模式跨省发展共同行动宣言》,倡议推动建立农担体系跨省合作机制,共谋助力“地瓜经济”发展的农担举措。这是展现财政、农担更大担当和作为,加强合作、开放提升的一次新尝试。

行动宣言提出,将加强省级农担公司协作,进一步解决跨区域经营农业主体发展中的融资难题,实现信息共享,共同推进跨省协同支农信息数据库建设;共建担保产品,探索联合担保或一方提供担保另一方进行反担保的合作模式;建立跨区域业务共拓机制,在产业规划、评审评级、授信额度核定等方面加强协同;建立健全风险共担机制,降低跨域产业担保风险、完善跨域产业信用体系。
浙江省财政厅、国家农担公司相关负责人,台州市副市长李昌明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台州市财政局局长陈玲萍介绍该市推进“地瓜经济”产业情况。
“地瓜经济”发轫于浙江。今年初,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新春第一会”,部署实施了包括“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在内的“三个一号工程”。
近年来,浙江农担专门制定产业贷标准,融合台州财政的政策指引,为西瓜、西兰花、淡水虾等外出经营的农业特色产业提供有力支持,是财金协同助力“地瓜经济”发展的优秀典型,特别是“瓜农担”支持黄岩瓜农在外种植,从去年6月台州财政与浙江农担共同以政银担合作推动产业发展开始,新增规模达到3亿元。
台州市积极抢抓国际国内双循环和农产品消费升级机遇,加快构建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立足台州发展台州”的增长模式,积极推动“台州农业”向“台州人农业”转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浙江在线

“活水”追着“藤蔓”走——

全国农担体系跨省谈合作 助推“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破题农业跨省发展

(滑动查看报道)


浙江在线7月3日讯(记者 谈佳轶 通讯员 梁亚洲)地瓜藤蔓越伸越远,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走出去”,跨区域财政、金融“活水”怎么跟上?6月28-30日,农业信贷担保落实“地瓜经济”支持跨区域协作发展现场会在浙江台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浙江农担公司等13家省级农担公司共同发布了《农业信贷担保支持现代化农业“地瓜经济”模式跨省发展共同行动宣言》,倡议积极推动建立农担体系跨省合作机制,给出了跨省发展,财金协同支农的“活水”追着“藤蔓”走的创新回答。

为了进一步凝聚体系合力、创新开放发展,在国家农担公司牵头下,全国农担体系积极谋划支持现代农业“地瓜经济”模式跨省发展的有力举措,探索新型业务合作模式,开启了通力合作延伸农业产业发展“藤蔓”,助力乡村振兴根基“根茎”不断壮大的新篇章。
农担体系跨省合作到底是什么?以浙江为例,简单来说,就是浙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出浙江创业和发展时,由其他省份的农担公司给他们做担保,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当内蒙古的牛羊肉、新疆的瓜果、云贵的农特产品等走到浙江时,也能找到浙江农担为他们赋能增信。打造农担体系跨区域合作新模式,就是以农担“小切口”,在乡村振兴领域“大场景”中,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金”“小钱办大事” 的引导撬动作用。
此次农业信贷担保支持现代化农业“地瓜经济”模式跨省发展的首发站就落地浙江台州。在深耕“地瓜经济”上,浙江很有经验。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资源的“先天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代农业发展。但山水阻隔挡不住浙江人奋斗的脚步。改革开放以来,台州“追着太阳种西瓜”、嵊州“三界种粮大队”……一代代浙江人闯出了借地结瓜、外出种粮的新路子。
“农业前期现金投入量大、需求临时性强、投入周期长,而辗转外地创业的农户往往在当地没有固定资产,难以抵押,常遇到异地融资困难的问题。”浙江农担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地瓜经济“两头在外”,但在融资贷款上农户却曾面临“两头不靠”的尴尬境地。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市场经济先发地,台州深知“地瓜经济”的香甜,在扶持特色产业外出创业上已经走在了前头。据了解,目前台州当地外出瓜农已达到4.3万余人,足迹不仅遍及全国,还走出了国门到缅甸、越南、尼日利亚等地种瓜,年种植面积达57万多亩;三门人“沿着丝路养青蟹”,在三门、江苏、山东、莫桑比克等40余万亩养殖塘上,闯出了一个百亿级的小海鲜产业。
为此,浙江农担专门创新推出“产业贷”系列产品,融合台州财政的支农政策,为当地西瓜、西兰花、淡水虾等外出经营的农业特色产业提供有力支持,特别是“瓜农担”支持黄岩瓜农在外种植,从2022年6月台州财政与浙江农担共同以政银担合作推动产业发展开始,不到一年时间新增规模就达到了3亿元。今年6月,三门县财政会同县农业农村局、浙江省农担公司出台了《关于印发财金协同支持三门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专门对青蟹等特色水产优势产业进行扶持。
但远水难解近渴。在农担体系跨区域普惠金融合作新模式下,台州的瓜农寻求融资担保不用回到台州来,直接就能在当地获得支持。“跨省合作数据共享后,还能推动当地为农户直接提供要素保障,大大提高效率,及时解决农户的现实问题。”台州市财政局副局长郭华明非常期待全国农担体系跨省合作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深化,更好地服务台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出去”发展。
“安徽也有很多优质农产品流通走向长三角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流通也存在融资担保的需求,通过这次跨省合作机制打通异地融资担保的问题,安徽的土地、人力优势和长三角的技术、资金优势进行互补,对农业主体和农业产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助推作用。”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维光表示,通过支持“地瓜经济”模式跨省发展也打开了全国农担大系统构建的新局面,助力优质农产品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如今,浙江的西瓜、茶叶、杨梅、湖羊等产业,已经生长在江苏、贵州、四川、新疆、吉林等广袤的土地上。同时,也有许多省外的农业经营主体在浙江开枝散叶。农担体系对乡村特色产业的支持,就像是联结了财政、金融与一二三产融合的“地瓜藤”——藤蔓覆盖越广,受益地域就越多,享受阳光雨露的主体也越多,根部的地瓜根茎长势也越好。
截至目前,浙江农担累计为3.3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近137亿担保贷款。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慧民表示,接下来浙江农担公司等13家省级农担公司将围绕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信息共享、模式共建、业务共拓、风险共担等方面的探索,创新多元化金融服务,加快跨区域担保模式从区域试点到全国推广,共同推动跨区域财金协同支农融合发展。




浙里担

微信号|浙江农担